福佑宮廟貌

▲福佑宮廟貌

歷史沿革

        淡水福佑宮建廟的歷史遠溯自清朝乾隆壬寅四十七年(西元1782年)創建,是淡水最早草創的廟宇。紀錄淡水拓墾歷史,根據史料記載淡水福佑宮是由福建廈門沿 海,六邑:武榮(南安)、螺陽(惠安)、晉水(晉江)、桃源(永春)、清溪(安溪)、銀同(同安),懷反清復明之志士相率渡臺,順迎湄洲媽祖蒙佑。先建廟 於滬尾(即為今日:淡水),普濟航海,咸沐神恩之浩瀚。旋於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重修落成。

        本宮源自面向淡水河,舟船往來、每溼黑之夜、輒多兇險,居民也在油車口增建一座燈塔「望高樓」,以便船隻能出入平安。民國六十一年,熱心信徒發起修建,由永 春鄭金虎撰碑:「母儀稱后,水德參天,福佑湄洲」,撥遷望高樓,海航仰瞻此後,新興的市街都以福佑宮為中心,淡水發展的起點。民國七十四年七月經內政部公 告指定為三級古蹟。

        配合中正老街整體風貌再現,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十九日開工動土興建鐘鼓樓及護室,民國九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自此本宮廟煥然一新,建物地坪面積也增加一倍以上。

        今福佑宮內正殿奉祀媽祖偏祀觀音佛祖、水仙尊王,龍邊護室供奉文昌帝君(文昌殿)、六十甲子太歲星君(太歲殿)和五路財神(財神殿),虎邊護室供奉霞海城 隍、關聖帝君、福德正神、虎爺(祈福殿)及歷代先賢(開山堂)和月老神君(月老殿),兩殿面寬三間,左右護室新蓋為鐘鼓樓,成為面寬五間屬於「兩殿兩廊兩 護室」式的建築。

        農曆三月的媽祖的祭典,仍由各籍之神明會主持;而各籍所供奉之原鄉神明如:螺陽會之青山宮靈安尊王誕辰的祭祀,也會在福佑宮舉行。

        另外,農曆七月二十一、二十二日的慶讚中元,廟方亦恭請各縣之代表神明前來鑑壇,由這些目前保留的祭祀活動來看,都可顯示福佑宮是本鎮早期的移民信仰中心。

鎮守廟門的嘉慶丁巳年青斗石獅

鎮守廟門的嘉慶丁巳年青斗石獅

鎮守廟門的嘉慶丁巳年青斗石獅

位於三川殿的「福佑宮」廟名匾,嘉慶二年所立

位於三川殿的「福佑宮」廟名匾,嘉慶二年所立

福佑宮大殿內貌

▲福佑宮大殿內貌

懸掛於廟門上嘉慶二年「靈奠海邦」的古匾

懸掛於廟門上嘉慶二年「靈奠海邦」的古匾

福佑宮正殿主祀天上聖母,俗稱「淡水媽祖(滬尾媽祖)」

福佑宮正殿主祀天上聖母,俗稱「淡水媽祖(滬尾媽祖)

鎮殿天上聖母聖像

鎮殿天上聖母聖像

天上聖母(大媽)聖像

天上聖母(大媽)聖像

天上聖母(二媽)聖像

▲天上聖母(二媽)聖像

天上聖母(新二媽)聖像

天上聖母(新二媽)聖像

天上聖母(三媽)聖像

▲天上聖母(三媽)聖像

福佑宮列位天上聖母聖像

福佑宮列位天上聖母聖像

北港媽祖聖像

▲北港媽祖聖像

千里眼將軍聖像

千里眼將軍聖像

順風耳將軍聖像

順風耳將軍聖像

媽祖神蹟

        光緒九年中法戰爭,法蘭西軍隊進犯淡水,鎮台孫開華祈求媽祖庇蔭,因及時獲得媽祖神助,而軍威大振,一舉擊退法軍。光緒十二年,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賜 匾,福佑宮獲頒「翌天昭佑」匾一方,並存「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接御旨之牌座一面,至今匾額仍高掛於正殿中央。民國六十一年農曆三月廿一日,信徒與漁民 駕船出海作業,撒網後全船劇震,眾人驚恐迫使返航,於收網中獲得菩薩一尊,隨即移奉至本宮,是日子夜,全廟忽然震動,觀音菩薩神龕前日光燈連續搖晃一整 夜,經由信徒請示媽祖,獲示歡迎地藏王菩薩進駐本宮。

光緒皇帝頒賜的「翌天昭佑」御筆之寶,現懸掛於正殿上方

光緒皇帝頒賜的「翌天昭佑」御筆之寶,現懸掛於正殿上方

光緒皇帝「皇帝萬歲萬萬歲」諭旨牌座存放於正殿神龕內部

光緒皇帝「皇帝萬歲萬萬歲」諭旨牌座存放於正殿神龕內部

建築特色

        福佑宮內除「翌天昭佑」古匾為光緒皇帝御賜外,其次有「天上聖母」古匾為嘉慶丁巳2年(西元1797年)懸於正殿上方、「水德揚靈」、「靈奠海邦」亦同樣落款於嘉慶二年,正殿則有懸掛道光20年「惠風法雨」之匾,極為珍貴。

        正殿保存嘉慶元年所立龍柱,採用本地所產的觀音石雕刻而成,龍身浮刻在八角形柱子上,是清朝中期龍柱的代表作;但前殿卻沒有龍柱的設計,而是一對八角石柱,這在全臺媽祖廟的建築中屬於少見的情形。在前殿之後有一亭,具有拜亭和戲臺的功能,這種格局就是一般所謂的「前殿帶後軒」,也是典型的福建建築形式。除了建築格局特別外,題材豐富的雕刻藝術也是它的一大特色。正殿拜亭裡左右相對的兩側牆上,有一對大幅磚雕,上雕「松、竹、鹿、鶴」,寓有「富裕、長壽」的意思,反應出當時人們所期盼的生活目標。

        福佑宮建立至今雖然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但仍保有多數的清朝原物及建築風格,因此,在建築史及藝術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正殿神龕前懸掛嘉慶二年「天上聖母」、「水德揚靈」之古匾

正殿神龕前懸掛嘉慶二年「天上聖母」、「水德揚靈」之古匾

本宮供奉之神祇

觀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亦稱觀自在菩薩,大乘佛教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脇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觀世音菩薩是東亞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在各種大乘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像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極大。觀世音菩薩是中國民間信仰所崇信的 「家堂五神」的首尊,台灣民眾常將之繪製於家堂神畫「佛祖漆」上,與自家所祀神明一同,晨昏祭祀。佛教的經典上說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廣大,世間眾生無論遭遇 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時尋聲赴感,使之離苦得樂,故人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薩,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讚譽。

正殿左邊神龕奉祀觀音佛祖

正殿左邊神龕奉祀觀音佛祖

觀音佛祖聖像

觀音佛祖聖像

水仙尊王

        水仙尊王,簡稱水仙王,是中國海神之一,以貿易商人、船員、漁夫最為信奉。各地供奉的水仙尊王各有不同,以善於治水的夏禹為主。各地奉祀的水仙尊王各有不同,一般為伍子胥、屈三閭等人,或其他英雄才子、忠臣烈士與大禹合併供奉,稱為「諸水仙王」。

正殿右邊神龕奉祀水仙尊王

▲正殿右邊神龕奉祀水仙尊王

水仙尊王聖像

水仙尊王聖像

龍王聖像

龍王聖像  

文昌殿

        文昌帝君,簡稱文星,或稱文曲星,主文運者,更是考前香火最鼎盛的五大夫之一。

        文昌帝君的典故傳說不一,有傳說是晉朝人,非常孝順父母,做官時不幸上戰場而戰死,百姓懷念祂給祂立了一座廟當作雷神,因為靈驗異常,百姓有求必應,於是後 世衍生為學生的保護神。總而言之,文昌帝君是天上主宰人世間功名利祿的大神,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是讀書文人、求功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祇, 風水裡記載:文昌足學飽經才,南極祥光照玉台,乾坤久固天齊福,神仙來慶壽筵開。只要考試這個制度還存在,那麼文昌帝君永遠是香火鼎盛。

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

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聖像

▲文昌帝君聖像

太歲殿

        太歲是天上當值的神祇。人間有災難禍劫,上蒼秉其慈悲聖意,都會特派天神來護衛保佑,一年輪值一位天神。

        值年太歲專責司察人間善惡,並記錄每人所做善惡行為,因太歲為一兇神,故俗說『太歲當頭座,無喜必有禍。』所以當年生相「正沖」值年太歲者,當年行事較為不順,宜安奉太歲以求化險為夷。

        每當臨逢新春過年的盛時,人人莫不忘於迎新除舊的工作,喜心歡樂的迎接新春年節。而為了祈求好運當頭,與平安幸福的新氣象,一般寺廟乃衍生出這種的法會活動,非常熱絡,以迎合時代的需求。

太歲殿奉祀斗姥元君和值年太歲星君

太歲殿奉祀斗姥元君和值年太歲星君

斗姥元君、五斗星君聖像

斗姥元君、五斗星君聖像

財神殿

        財神爺道諱稱為上清如意金輪院正一玄壇趙元帥,是道教護法神之一,民間將祂奉為武財神,俗稱「趙玄壇」。章回小說封神榜的趙光明,依據祂的來歷,趙公元帥於 四川峨眉山羅浮洞(現今九老洞)又名九老仙府修得真道,趙元帥能驅雷役電,呼風喚雨,除瘟剪虐、保病除災之本領,商周時領殷兵奮勇征戰,護國盡忠、保土衛 民。然戰爭不利,公因天數已定,壯烈殉國。趙公元帥生為國柱,死為世神,至周武王為敬趙公元帥忠義愛國,丹心不二,當為萬民之模範,故建立忠臣廟奉祀趙公 元帥,御賜「玄壇元帥」尊號。奉祀至今香火不斷。趙公元帥浩氣長存,玉帝嘉其為人,封其聖號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並令真君率三十六天官,兼領 七十二煞,部下六毒大神、五方猖兵、五方雷神、四路財神,奉天門之命,策役三界,提點九洲,專司職責:一、追逃。二、捕亡。三、迎神。四、納福。真君合四 路財神兄弟稱為五路財神爺。天官中路武財神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趙光明、東路財神招寶天尊–蕭升、西路財神納珍天尊–曹寶、南路財神招財使者–陳九公、北路財神利市仙官–姚少司,合稱五路財神爺。

財神殿奉祀五路財神

財神殿奉祀五路財神

五路財神聖像

五路財神聖像

祈福殿

        祈福殿內供俸城隍爺、關聖帝君、土地公、虎爺。

        城隍原意是「城牆」與「護城河」的意思,後來演變為城池的守護神,是負責陰間司法的第一關卡,有如今天的地方首長,維繫著整個地方的安危。

        傳說中城隍爺與地方官是分陰陽二世界來治理事情,所以過去,新上任的地方官員,一定先到城隍廟向城隍爺祭拜,請求城隍爺一起協助地方政治事務,可見城隍爺的地位極高。

祈福殿奉祀霞海城隍、關聖帝君、福德正神和虎爺將軍

祈福殿奉祀霞海城隍、關聖帝君、福德正神和虎爺將軍

霞海城隍聖像

霞海城隍聖像

關聖帝君聖像

關聖帝君聖像

福德正神聖像

福德正神聖像

虎爺將軍聖像

虎爺將軍聖像

開山堂奉祀歷代主持和先賢

開山堂奉祀歷代主持和先賢

月老殿

        月下老人,簡稱月老,尊稱為月老爺、月老公,是道教的神祇之一,為掌管男女婚姻之神,相傳為媒神。形象常被塑造成白鬍多鬚,臉泛紅光,左手拿著拐杖。

        在一般廟宇在向月老祈求好姻緣則是在神桌上拿筊誠懇祈求月老簽成,說出自己的生辰八字、姓名、住址、希望遇到什麼樣的對象?拜託月老給你綁紅線找好姻緣,願 意的話就賜聖筊。如得聖筊綁紅線是可以綁在手上,或將紅線放在包包隨身攜帶,求紅線的意義是希望能修得正緣。這樣就算是完成了整個祈福儀式,紅線放在包包 據說就會帶來好姻緣。

月老殿奉祀月老星君

月老殿奉祀月老星君

月老星君聖像

月老星君聖像

台灣首座燈塔遺跡–望高樓碑誌

        清朝乾隆間淡水港口相當繁榮,有不少船隻固定出入,當時海上行船的人並沒有導航設備,遇到天候不佳或夜間光線不足時,船隻就容易迷航造成意外,當時本宮住持僧人有感於此,便向出海戶募集資金,在油車口一處名「假地」,興建望高樓,並於嘉慶年間(西元1796年)正月立「望高樓碑誌」記載其用意過程。

        相傳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駐在淡水的日軍為了急建野戰堡壘,以防盟軍登陸,就地取用望高樓廢墟的大量石材,導致這座有一百五十年之久的石砌燈塔被「斬草除根」,遂由地上消失。僅倖存「望高樓碑誌」立於本宮,十分具有歷史價值。

        當時燈塔導航設備,通常是官營。望高樓卻為民營燈塔,可說是罕見之例,這種人造的導航標的與民間所信仰的航海守護神「媽祖」相同,能庇護航海安全。緣由此碑誌,其全文如下:

        仝立望高樓泉廈郊出海戶尾街董事共為設立守望以便利涉事竊,惟淡江港口係諸船出入要津之所其東北勢旁有假港一處每遇黑夜沙汕擋蔽莫辨真假前經一二船隻誤認假 港致遭不利奚另邀同船戶相議捐資建立望高樓一座在假港涯付與。福佑宮住僧慶西倩工守護每夜明燈照應諸船由燈下南勢進港可保無慮其走立費須業經在港諸船允捐 銀壹六元外再到本港者每次出銀肆錢以為守樓工資油火等費願我同人玉成其事捐金不替則眾生無迷津而諸船皆利涉矣。

福佑宮內的望高樓碑誌,是相當珍貴的史料遺跡

福佑宮內的望高樓碑誌,是相當珍貴的史料遺跡

媽祖石

        淡水在地信仰媽祖甚為虔誠,河畔媽祖石又稱「媽祖印」,昔日河堤未建前,媽祖石在河中依潮汐而隱現,在地傳說另有「三點金」、「媽祖印斗」等石,適逢中正市場改建再度現身,工程中欲將媽祖石暫遷八里石廠維修,但工程諸多不順,經請示媽祖後始順利施工,神蹟傳為佳話。

廟前廣場的「媽祖石」

廟前廣場的「媽祖石」

農曆三月二十日淡水迎媽祖,福佑宮天上聖母出巡遶境

農曆三月二十日淡水迎媽祖,福佑宮天上聖母出巡遶境

廟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00號

資料來源:淡水福佑宮印製文宣

《更多相片請前往相簿觀賞》

arrow
arrow

    『ㄈㄥ』寺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